智能家居产品越来越多,价格也更亲民,但真正“好用”的家庭仍是少数。根因是只买到了“功能”,没有构建“场景”。我们把整屋智能化总结为 五层架构+三步实施,用可执行的 checklist 让系统一次到位。
一、五层架构:让系统可扩展、可维护
1)感知层:人体存在/雷达传感、门磁、温湿度、光照、CO₂;
2)执行层:调光开关、窗帘电机、空调地暖控制器、智能插座、带功率统计的理线盒;
3)连接层:Wi-Fi/蓝牙 Mesh/Thread/Zigbee/RS-485;建议“有线优先、无线补位”,弱电箱内预留 PoE;
4)平台层:本地网关+云端平台,支持多协议与本地化自动化引擎(离线照常运行);
5)应用层:语音、App、实体面板、自动化场景与能耗看板。
这五层清晰后,扩容与维护成本会大幅下降。
二、三步实施:从需求到交付的快路径
第 1 步:场景定义。围绕家庭的“时间轴与动线”拆解 5 个核心场景:
迎宾:进门即点亮地脚与玄关洗墙灯,空调/新风按季节曲线缓启;
阅读:300–500lx 主照+4500K 台灯,窗帘半开,噪声 < 35dB;
观影:灯光降到 5–15lx,窗帘全闭,声场与电视联动;
夜起:5–10lx 地脚灯感应+卫生间微风换气,避免眩光;
离家:全屋关灯、插座断电、门窗状态上报、安防布防。
第 2 步:设备选型与网络拓扑。
弱电箱→走廊→各房间形成“星型+总线”混合网络,PoE 给网关/面板供电;
核心设备优先有线:主路由、交换机、视频主机;常开面板和传感器用 Zigbee/Thread 低功耗;
面板统一外观与协议,避免“面板拼色与多 App 垃圾桶”。
第 3 步:自动化编排与能耗管理。
以“条件→动作→校验”写自动化;
引入“功率阈值与在位判定”,减少误触发;
用能耗看板统计空调、热水、插座功率,形成“按场景计量”的节电模型。
三、与家具的联动:让家不止是“电器集合”
新盛家居推出的 IoT 家具,在书桌理线盒、床头面板、餐边柜灯带内置传感与功率统计:
书桌理线盒:USB-C 65W + AC 组合,自动记录工作时长与用电量;
床头面板:一键“夜起/阅读/起床”三连;
餐边柜灯带:与环境光联动,提升就餐氛围。
这些模块均支持与主流平台对接,能与现有系统无缝合体。
更多方案与样板间可在 **www.xbs5588,com
/ www.xbs666888,com**(规范写法
**www.xbs5588.com
/ www.xbs666888.com**)预约参观。
四、三大避坑
协议孤岛:购买前确认协议与网关兼容;
只重语音:夜深、幼儿在家时,实体面板与自动化比语音更可靠;
只上 Wi-Fi:高并发下路由崩溃,必须“有线骨干+低功耗无线”。
把“场景先行、网络打底、家具有感”的原则落实,智能家居才会真正“好用很多年”。
智能家居进入“场景时代”:从单品互联到整屋联动的落地方法
公司新闻 / 2025-11-03
相关推荐

